(资料图片)
明朝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次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,史称靖难之役。朱元璋因太子朱标早逝,传位皇太孙朱允炆继位,就是建文帝。朱元璋为了削弱四子燕王朱棣的势力和威胁,把他调出塞外戍守。朱棣于建文元年(1399年)起兵反抗,经几次大战后乘胜进军,于建文四年攻下帝都应天。建文帝下落不明, 同年,朱棣即位,就是明成祖。
在"靖难之役"中建文帝有一位名将叫平安,小名保儿,他是今安徽滁州全椒人,明朝早期将领、官至北平都指挥使。明太祖养子,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之子。
早年随朱棣出塞作战,父亲死后,继任为济宁卫指挥佥事。建文二年至建文三年,在靖难之役中屡败朱棣,斩杀其将数人。建文四年朱棣大败南军,平安被俘,同年朱棣命其为北平都指挥使。
建文元年(1399年)七月,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,建文帝派军平乱,平安以列将的身份随军出征。耿炳文为朱棣大败之后,建文帝派李景隆接替其统帅之位,任命平安为先锋。当上先锋后,平安在白沟河侧成功阻击朱棣,朱棣怀恨在心,一直扬言要击败平安,朱棣亲率将士冲入阵中,然后假装退却,令平安军队骚动,朱棣趁机攻击,平安只得败走。第二天,平安连败朱棣部将房宽、陈亨二人,朱棣觉得形势不利,亲自上阵战斗,冲入阵中,平安十分勇猛,差点刺中朱棣,然而朱高煦率领援军赶到,朱棣得以逃脱。后来朱棣率军围攻济南,平安率军驻扎在单家桥,出兵御河夺取燕军的运饷船只,又挑选五千名水性好的士兵渡河逼近德州,加上济南城内铁铉、盛庸的坚守,朱棣被迫撤军。
靖难之役中,朱棣所率军队一路所向披靡,唯独面对平安时却屡战屡败。建文四年四月,何福移驻灵璧,粮运却被燕兵所阻,不能运达,平安只得分兵六万迎战,却被朱棣以精锐骑兵拦截,何福出城来援,却被朱高煦所败。平安、何福等诸将商议后,决定转移到淮河去寻找粮食,于是当夜下令听到三声炮响马上出发。二十九日,燕军突然进逼灵璧,发射三炮,南军误以为是出发的信号,争相奔往营门,于是营中大乱,燕军乘机进攻,南军大败,何福逃跑,平安和陈晖、马溥、徐真、孙成等三十七人为燕军俘虏,在军中的文臣、宦官一百五十余人也被俘虏。
平安被俘后,朱棣感叹道明太祖所养的武士,就只有平安一人而已了,而燕军将士纷纷请求杀死平安,但朱棣爱惜平安的才勇,便挑选精锐士兵将他护送到北平,命世子朱高炽和郭资等善待他。
朱棣很狡猾,其重用平安有他的小算盘,主要还是考虑朝廷利益。果不其然,平安过了几年平安日子后,朱棣刻意说的一句话,平安吓得自杀而死。
一天,平安有事面见朱棣,朱棣见到平安后,半天没有吭气,明明是一个大活人站在他面前,朱棣却莫名其妙的问到:"原来你还活着呢?"平安听到后也是感到很诧异,今天皇上是怎么了,问这样几句话,一脸疑惑的回答:"还好吧。"但是朱棣的意思已经是非常明显,聪明的平安回到家后,终于明白了朱棣的用意,当天晚上,平安就自杀了。
标签: